【文章简述】新型智能无人船采用国产技术自主设计研发,控制系统核心部件为国产设备,软件平台数据库和中间件按照国家安可工作要求选用,定位系统采用北斗定位模块,数据传输主要依托国产5G网络,具备加密传输功能,系统设置主动防火墙,对网络窃密、远程破坏攻击有良好的抵御,能够及时主动发现并处置网络安全风险威胁,软硬件配置均能较好满足水利业务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需要。
1、技术可行性
无人船技术目前已非常成熟,行业应用也已十分广泛。新型智能无人船作为迭代产品,彻底摆脱人工遥控操纵,实现自动化操作,减少了学习成本,提高了产品性能,具有便利性和先进性,且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、水利先进实用技术,并在河北省衡水湖东湖区域、邢台市朱庄水库等地进行了水资源环境监测应用实践,效果显著。日后随着5G和北斗技术发展日益成熟的加持,新型智能无人船未来应用前景广阔。
2、安全可行性
新型智能无人船采用国产技术自主设计研发,控制系统核心部件为国产设备,软件平台数据库和中间件按照国家安可工作要求选用,定位系统采用北斗定位模块,数据传输主要依托国产5G网络,具备加密传输功能,系统设置主动防火墙,对网络窃密、远程破坏攻击有良好的抵御,能够及时主动发现并处置网络安全风险威胁,软硬件配置均能较好满足水利业务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需要。
3、政策可行性
《“十四五”水安全保障规划》中就加强智慧水利建设,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中明确提出“充分利用高分遥感卫星、雷达、无人机、无人船…..等监测手段”,《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》《智慧水利建设顶层设计》《“十四五”智慧水利建设规划》三个文件中也明确将无人船列为新型监测手段加以应用,并予以资金保障,具备政策导向支持。
4、经济可行性
新型智能无人船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投入至水利业务,相较于一次性购入设备,使用门槛较低,服务费用也在绝大部分水利部门的财政承受能力之内。同时,新型智能无人船使用电力驱动,结构简单,后期运行维护费用也较低,既可免除传统船艇的燃料费用,又促进了节能减排的实施。此外,新型智能无人船取代人员进入危险环境下进行作业,人员安全得到有效保障,各项经济效益显著。